老走嗨
战国野心家
字数: 335.67万
评分: 7
前两天战国文大手七月新番推荐的战国文新书,试了下才发现,虽然今年元旦前后突然冒出来一大批好书,但这本应该是各方面都最对我口味的一本了,强烈推荐。 战国种田文。故事发生在田氏代齐前夕,主角带着一公斤各式种子穿越为宋国某个鞋匠之子,为了改变命运,特意语出惊人获得在当地讲学的墨子的好感以便进入墨家内部获得领导权,然而天(zuozhe)意弄人,齐国发生内乱,墨子回去支援,主角的一番心思泡了汤,只好先自己开始种田弄出名声。在当地,利用心机、嘴炮、那包种子以及将墨家魔改成现代知识等等方式,描绘出未来的美好蓝图。
故笙姻
最让人奇怪的是很多主角穿越前抱怨:权贵欺人太甚,社会贫富不均,郭嘉形象不好,名族矛盾重重,就业机会少。 然后穿越后:主角风花雪月才子佳人,丫鬟仆人一大堆,皇上英明,古代人智慧强无敌,古代将军牛鼻,然后抄点诗词,抄点政策,抄点现代发明,就成国公了。封地内的农民最多教他们养鸡养鸭,少收税,然后呢?农民五体投地,感激涕零。 这就是他们成为权贵后为P民所做的一切,最为可笑的是我们中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建国的郭嘉,不说你学到全部,你就不能对民众好一点吗?
小棉袄
前面还行,后面越写越文青,还开反向金手指? 长篇累牍的讲道理就算了,还翻来覆去不停的讲,受不了。几百章下来,剧情推进得像乌龟一样,主角都35了,还没出泗上。统一全国是不是要家祭无忘告乃翁啊? 另外主角作为一个现代人,火绳枪用了快30年都没进步。反而被秦国方士破解了火药,研究出了弹簧,做出遂发枪,这么蠢的反向金手指,简直是穿越者之耻。 30年来,枪都是工匠敲出来的,连车床都没一个,主角却整天研究怎么给墨家补完大道理,这后期简直没法看,作者已经陷入文青的自嗨不能自拔了。 主角自己给自己限定了领导人任期
安七
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文字功底,人物塑造,都已经令人赞叹不已了,更别说这个入墨后修正《墨经》,由下往上的路线更是吸引住了我全部的精神,而且品读下来,相信任何读者都会相信作者有能力写好这么一个需要大量阅历和知识面的书,若把较为类似的革宋与此书比较一番,本书在剧情吸引力和路线选择方面都更吸引我,实乃仙草级的幼苗,看到有人说此书是酋长作者新开,那我觉得他比之前在开局百章上实在是有了天大的进步
若樱落如烟
作者思路挺新颖的,但是毒点太多,只能算是干粮。 1、编出两个神人来解释自己的知识来源,但是脑子稍微正常一点的就知道逻辑上根本不通,稍微问下他的街坊都可以戳破这个谎言,还不如说是天授或者梦中习得。 2、把墨家描写的太理想化了,墨家后世式微不是没有原因的,它的思想主张很难吸引到大部分人,兼爱非攻现代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战国时期。 3、随意就把天下大势说了出去来装逼,各种技术也随便传,真当别人都是肉食者鄙? 4、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领先时代一步是疯子,生产力还没发展起来就一堆嘴炮,和一堆农民讲遗传学有用吗
冷月光
作者说要共产破除封建迷信,我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作者说有种子能狂提生产力,我说现代高产种子是一次性产品无法循环利用,根本无用。 作者说他的种子是未知大能特制的,我说都有未知大能出手干预了,说明所谓的迷信是真实的存在,你还破除封建迷信干啥,一点都不讲科学,也不实事求是
半杯奶茶
讲述主角带着一公斤五谷杂粮的种子穿越到战国时期,结社、改善农耕、教授墨家道理,要加入墨家改变世界的故事。 与其说是战国野心家,不如说是战国理想家。 极好的文笔+优秀的剧情+信手拈来的百家经义+不错的人物刻画,真的是一部开局非常优秀的作品。 久违的感到了阅读的乐趣啊。——梦回田园 —— 剧情展开后没什么起伏。
一袭水袖舞倾城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没有好的故事,整篇都是说明议论讲理论的垃圾被奉为圭臬
甜度超标。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与庶民地位天差地别不可逾越,“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观念还没有兴起,主角穿到鞋匠儿子身上,确实是一个地狱副本,因为连造反的条件和土壤都没有,只能走墨家路线,用土豆玉米、造纸术等加入墨家,迎合黑家的思想和纪律,用后世较先进的组织制度来改造墨家,再挑一个三不管地区来种田,打倒迷信,发展经济……别俱一格的战国小说,既深入地剖析了墨家的精神,又较好地展现了诸子百家的风采,作者对先秦思想有独到见解。而且屁股决定脑袋,这类庶民路线更让人有代入感。
红尘烟雨
智障型主角,为了圆一个谎,扯出一个漏洞更多,需要不停继续圆下去的慌。 因为要隐瞒自己穿越者的知识,所以编造了两个比穿越者牛逼一万倍,能赤手空拳,外人不知的情况下造出玻璃护目镜,防毒面具,宣纸等物的神人老师,结果一帮配角也很弱智的视一大堆漏洞无无物——最基本的,学习需要的时间,平时总去的地点,主角这些年表现变化,打听一下就能发现问题,那两人又不是神,也不会梦中授法。尤其主角还不停强调墨家的人如何如何“有逻辑”,相对不“迷信”,更显得可笑了。而且墨子考察一个人品行的方法,竟然是跑到对象唯一亲人那里去问就完事了